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麦(油)两熟制下棉花秸秆机械还田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质量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棉麦(油)两熟制种植模式下的棉花秸秆机械还田作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Returning of Cotton Straw to Field in Cotton-Wheat (Rap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338-2021《棉麦(油)两熟棉花秸秆机械还田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棉麦(油)轮作模式下棉花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这项标准对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实行棉麦(油)两熟制地区的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植模式,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相适应。
技术要求
1. 秸秆粉碎质量:要求棉花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cm,且分布均匀。这有助于加速秸秆腐烂分解,提高还田效果。
2. 耕作深度:耕作深度应控制在15~20cm之间。适当的耕作深度可以保证秸秆充分混入土壤,同时避免影响下茬作物根系发育。
3. 翻埋时间:提倡在棉花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还田作业,最迟不得超过7天。及时翻埋可防止秸秆暴露在外造成病虫害滋生或营养流失。
机械选择
推荐使用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以及配套的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需具备良好的秸秆切碎能力,而拖拉机则要保证足够的动力输出以完成深松和平整工作。此外,还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环境保护
强调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方向,尽量减少扬尘污染;妥善处理剩余物,避免随意丢弃造成二次污染等。
安全生产
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时穿戴好防护用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人身安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棉麦(油)两熟棉花秸秆机械还田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还涵盖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全面性和前瞻性。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