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炭疽病的测报调查方法和防治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茶叶种植过程中茶炭疽病的监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rvey and Forecast of Tea Anthracnose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863-2021 茶炭疽病测报调查与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茶炭疽病监测、调查及防治的技术规范。这一规程为茶炭疽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保障茶叶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中首先明确了“茶炭疽病”的概念,即由真菌引起的茶树叶片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边缘有明显的黑色线纹。这一定义帮助从业者准确识别病害类型,避免与其他类似病害混淆。
病情调查方法
规程规定了病情调查的具体步骤:首先确定调查区域,然后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株,每株选取若干片典型叶片进行观察记录。调查时需注意天气条件对病害发展的影响,并在不同季节重复调查以掌握病害动态变化规律。这种系统化的调查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病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防治措施
规程强调了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三个方面。农业防治建议通过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等手段增强茶树抗病能力;物理防治提倡利用紫外线灯诱杀害虫减少病源传播途径;化学防治则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在最佳用药时期喷洒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规程还特别指出要遵循轮换用药原则,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安全间隔期
规程明确规定了从最后一次施药到茶叶采摘之间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要求不仅保护了消费者健康,也有利于维护茶产业的品牌形象。
总结
《DB34/T 3863-2021 茶炭疽病测报调查与防治技术规程》通过对病害特征的准确认定、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为茶炭疽病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明确指引。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共同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