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水肥调控、人工辅助授粉及化学调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夏玉米生产中花期高温热害的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High Temperature Heat Damage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Summer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853-2021《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有效应对夏玉米在花期遭遇高温热害的问题。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江淮及以南地区夏玉米种植区。这些区域夏季气温较高,容易发生高温热害,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
二、术语和定义
1. 高温热害:指当环境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 花期:指从玉米雌穗吐丝到雄穗散粉这段时间。
3. 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三、品种选择
应选用耐热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例如,“登海605”、“郑单958”等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热能力,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结实率。
四、田间管理
1. 合理密植: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4500-5000株。
2. 中耕除草:及时清除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 水分管理:在干旱情况下,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4. 施肥调控: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避免因肥料过多导致植株徒长。
五、灌溉措施
在高温天气来临前,提前灌水降温。特别是在抽雄前后,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防止因缺水而加剧热害程度。
六、病虫害防治
加强对玉米螟、蚜虫等主要害虫以及大小斑病等病害的监测预警,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七、应急补救
一旦发现有明显热害症状出现,可采取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等方法来缓解损害,并加强后期管理以促进恢复生长。
八、培训宣传
各级农业部门应当积极开展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认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于保障夏玉米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共同促进粮食稳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