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的技术要求、选育程序、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稻田环境中进行中华鳖品系选育的生产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in Selection of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in Paddy Field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DB34/T 3856-2021)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在稻田中开展中华鳖品系选育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估
标准指出,种质资源的收集应覆盖广泛的地理区域,确保遗传多样性。种群评估需涵盖生长性能、抗病能力及繁殖特性等指标。例如,生长性能评估时,需测量个体的体重和体长,并计算增长率;抗病能力测试则通过模拟常见疾病环境观察其存活率。
二、亲本选择标准
亲本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强调,亲本必须健康无病害,且年龄适中。具体而言,雌性亲本宜选择3-5龄个体,雄性为4-6龄。同时,要求亲本具有良好的繁殖记录,即连续两年以上的自然交配产卵成功率不低于70%。
三、人工授精与孵化管理
人工授精过程中,精子活力不得低于0.6,受精卵孵化温度应控制在28℃±1℃范围内。孵化期间需定期检查胚胎发育状况,及时调整水质条件以保证适宜的溶氧量和pH值。
四、幼鳖培育技术
幼鳖培育阶段,饲料投喂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初期每日喂食2次,后期可增至3次。饲料蛋白含量不低于45%,并逐步增加植物性蛋白的比例。此外,还需定期清理养殖池内的残饵和粪便,保持水质清洁。
五、疾病防控措施
疾病防控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标准建议采用生物防控为主,化学药物为辅的方式。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如EM菌等,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一旦发现疾病迹象,应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按规范使用国家批准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问题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执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