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抑尘剂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选型与使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环境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堆场等领域的粉尘控制中抑尘剂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ust Suppressant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804-2021《抑尘剂应用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抑尘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1. 抑尘剂性能指标:标准规定了抑尘剂的基本性能指标,如粘结强度、抗压强度、耐水性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抑尘剂的实际效果。例如,粘结强度不低于0.5MPa,这意味着抑尘剂能够牢固地附着于粉尘表面,有效防止扬尘。
2. 原材料选择:标准强调了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这不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保护了环境。对于可再生资源的优先使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施工要求
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对作业面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确保作业面无松散颗粒物和其他障碍物,以提高抑尘剂与作业面的结合力。
2. 喷洒工艺:喷洒时需控制好水量及喷洒速度,避免出现流淌或堆积现象。标准建议采用雾化设备均匀喷洒,这样可以确保抑尘剂覆盖全面且厚度均匀。
3. 养护措施:施工完成后需要对作业区域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比如遮盖防风或者定期洒水保湿等,以促进抑尘剂充分固化并发挥最佳效果。
质量验收
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观察作业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明显裂缝或脱落情况。
2. 物理化学性能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粘结强度测试、抗压强度试验以及耐久性评估等内容。只有当所有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规定值时,才能判定工程质量合格。
以上内容涵盖了DB34/T 3804-2021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