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产品分级与加工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羊肚菌产品的分级与加工。
Title:Standard Complex for Morel Mushroom - Part 6: Product Grading and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8T 20.6—2021《羊肚菌标准综合体 第6部分:产品分级与加工》是针对羊肚菌产品制定的重要标准,该标准对羊肚菌的分级、加工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5.1 产品分级
该部分明确了羊肚菌产品的分级依据,主要从外观、新鲜度、大小、色泽以及杂质含量等方面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 外观:要求菌盖完整无损,无明显机械损伤或病虫害痕迹。
- 新鲜度:需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不得出现萎蔫现象。
- 大小:按照直径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其中大型号直径大于7厘米,中型为4至7厘米,小型小于4厘米。
- 色泽:优质品应呈现自然棕褐色或浅黄色,颜色均匀。
- 杂质含量:不允许含有泥土、昆虫尸体等异物。
6.1 加工工艺流程
标准中对羊肚菌的加工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采摘后的处理、清洗、干燥等步骤:
- 采摘后处理:应在采收后尽快进行预冷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滋生。
- 清洗:使用流动清水彻底清洗表面污垢,确保清洁卫生。
- 干燥:采用低温烘干技术,控制温度在45℃~55℃之间,避免高温破坏营养成分。
7.1 检验规则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标准还规定了检验方法和抽样方案:
- 抽样:每批货物随机抽取样本,数量不少于总重量的3%。
- 检测项目:涵盖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微生物限量等多方面内容。
以上是对DB6108T 20.6—2021标准中关于羊肚菌产品分级与加工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