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监测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及相关监测活动。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23-2021《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监测技术指南》是一部专门针对山区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条文:4.1.1 初步调查
在进行任何水土保持措施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初步调查。这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情况以及现有的水土流失状况等信息的收集。通过这些基础数据的获取,可以为后续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提供依据。
条文:5.2.3 植被恢复技术
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标准强调了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且具有较强固土能力的植物种类的重要性。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的比例,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结构,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条文:6.1.2 监测点布设原则
为了有效评估生态修复的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监测点的选择应当遵循代表性、均匀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通常情况下,每个修复区域至少应设置3个以上监测点,并确保它们能够全面反映整个区域的情况。
条文:7.3.1 数据记录与分析
所有监测所得的数据都应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整理分析。数据分析时不仅要关注短期变化趋势,还要结合长期历史数据来判断生态修复工作的成效。此外,还应该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或单位,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以上就是对DB11/T 1823-2021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释。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