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疮痂病田间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条件、鉴定方法、抗性评价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品种对疮痂病田间抗性的鉴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Potato Scab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120—2021 马铃薯疮痂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马铃薯疮痂病抗性鉴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疮痂病田间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计、接种方法、病情调查与统计分析等内容,适用于马铃薯品种(系)在田间的疮痂病抗性评价。
术语和定义
- 马铃薯疮痂病:由疮痂病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影响块茎表皮。
- 抗性水平:通过田间试验测定的品种对疮痂病的抵抗能力分级,通常分为高抗、中抗、感病等几个等级。
试验设计
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次数不少于3次,小区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0-20平方米。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随机排列。
接种方法
1. 病原物准备:从已知发病地块采集带病块茎或土壤样品,分离纯化得到病原菌。
2. 接种方式:将病原菌悬浮液均匀喷洒于植株基部,或者直接将带有病原菌的土壤覆盖在植株根际周围。
病情调查与统计分析
- 在马铃薯生长后期进行病情调查,记录各处理小区内发病植株数量及严重程度。
- 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按如下公式计算抗性指数:
抗性指数 = (1 - 发病率) × (1 - 病情指数)
抗性评定
依据抗性指数将品种抗性划分为高抗(抗性指数≥0.8)、中抗(0.6≤抗性指数<0.8)、感病(抗性指数<0.6)三个等级。
以上内容是对DB15/T 2120—2021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有效开展马铃薯疮痂病抗性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