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数据分析与判定以及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冲击弹性波法对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进行无损检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mpact Elastic Wave Detection of Buried Depth of Steel Guardrail Posts on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技术规程》(编号:DB35/T 1961-2021)是一部专门用于指导公路钢质护栏立柱埋深无损检测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适用范围、检测原理、仪器设备要求到具体操作步骤均有明确规定,对于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第4.1条指出,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等道路上设置的波形梁钢护栏立柱埋深的检测。这一规定明确了适用范围,强调了标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在检测原理方面,第5.1条规定了利用冲击弹性波法来测定立柱埋深的基本原理。通过使用锤击装置对护栏立柱施加冲击力,产生的弹性波沿立柱传播,并通过传感器接收反射波信号。通过对反射波到达时间的测量,结合已知的波速,可以计算出立柱的实际埋置深度。此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开挖检测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关于仪器设备的要求,在第6.1条中提到,检测仪器应包括激振装置、接收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其中,激振装置需具备稳定的冲击能量输出,传感器灵敏度不低于50mV/g,而数据处理软件则要支持时域与频域转换分析功能。这些具体参数的设定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7.3条还特别强调了现场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测试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地面平整度、温度条件等,同时确认被测立柱表面清洁无污物,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参数,比如采样频率、记录长度等,以便获得最佳检测效果。
最后,在报告编制环节,第8.2条要求检测报告必须包含基本信息、检测依据、检测过程描述、数据分析结果及结论等内容。并且所有数据均应经过双人复核确认,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这样严谨的工作流程有助于提高检测工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后续维护保养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