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在应急减灾条件下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植管理、灾害防控、收获与储存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青贮玉米的应急减灾生产及管理。
Title:Emergency Disaster Reduc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ilage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 350-2021《青贮玉米应急减灾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贮玉米在灾害发生时的生产管理,确保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期的确定
标准中明确指出,青贮玉米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灾害预警信息来决定。通常情况下,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末至夏季初,这样可以避开极端天气的影响。如果遇到突发灾害,如冰雹或干旱,应及时调整播种计划,选择耐灾品种进行补种。
二、田间管理措施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1. 灌溉与排水:在干旱条件下,需及时灌溉以保证土壤湿度;而在暴雨后,要迅速排除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2.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避免灾害扩大。
3. 肥料施用: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肥,特别是在灾后恢复期,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有助于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三、收获时机的选择
关于收获时间,标准建议依据青贮玉米的生长周期及品质要求来定。一般而言,在乳熟末期到蜡熟初期为最佳收获期,此时干物质含量适中,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若因自然灾害导致提前成熟,则可适当推迟收获时间,并注意观察植株状态,确保达到理想的收获标准。
四、灾后恢复策略
当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后,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恢复措施:
1. 清理现场:清除受损严重的植株,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2. 补种或改种:对于完全毁坏的地块,可以选择耐灾性强的新品种进行补种或者改种其他作物。
3. 加强后期护理:包括但不限于增施肥料、加强水分管理和病虫害监控等,帮助作物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青贮玉米应急减灾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还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与针对性,这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广大农户提供实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