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苗情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指标体系及等级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冬小麦生产过程中苗情的监测与评价。
Title:Division standard of winter wheat seedling condition DB37/T 4366—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66—2021《冬小麦苗情等级划分标准》是山东省针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为科学管理冬小麦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冬小麦”、“苗情”等核心概念。“冬小麦”是指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的小麦品种,“苗情”则是指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期间的生长状态。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分类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苗情等级划分上,标准将冬小麦分为四个主要等级: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以及旺长苗。其中一类苗指的是群体结构合理、个体健壮、长势均衡的小麦;二类苗则是群体和个体发育稍逊于一类苗,但仍有良好生长潜力的小麦;三类苗表现为群体或个体发育不良,存在减产风险的小麦;而旺长苗则是因为肥水供应过多导致植株过高过密的情况。每种苗情都有具体的指标要求,比如叶片数、分蘖数、根系发育程度等具体量化数据来支撑判断。
再者,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不同苗情下的田间管理措施。例如,对于一类苗应注重保持现有优势,适当控制肥水以防止倒伏;二类苗需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生长;三类苗则需采取补救措施如追施肥料增加养分供给;而对于旺长苗,则要通过控旺促壮的方式调整其生长态势,避免后期因过于茂盛而导致病虫害增加或者倒伏现象发生。
此外,标准还提到了监测频率与时点的选择问题。建议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至少进行三次全面调查,分别是在越冬前、返青期及拔节期这三个关键时期。这有助于及时掌握苗情变化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栽培决策。
最后,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所有种植冬小麦的地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灵活调整操作细节。总之,《冬小麦苗情等级划分标准》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分类框架,也为农户提供了实用有效的田间管理指导方案,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