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连锁商超生鲜食品追溯的操作要求、追溯信息采集、信息记录与管理、信息传递与共享以及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连锁商超生鲜食品的追溯管理。
Title: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s for Traceability of Fresh Food in Chain Supermark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连锁商超生鲜食品追溯操作规程》(DB37/T 4353—2021)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生鲜食品追溯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关键概念。例如,“追溯”被定义为通过记录和标识,能够追踪某批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能力。这一定义强调了追溯的核心在于记录与标识的完整性,这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在“基本要求”章节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追溯管理制度,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技术设备。这意味着商超不仅需要有书面制度,还需要实际执行这些制度,包括定期培训员工、维护信息系统等。
再者,“信息采集与记录”部分指出,所有涉及生鲜食品的信息都必须真实准确且及时更新。这包括但不限于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检验报告编号等内容。特别是对于直接接触消费者的环节,如销售区域温度监控记录等细节也需妥善保存。
此外,“追溯体系构建”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比如,建议采用条形码或RFID射频识别技术来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同时要求系统具备查询功能,能够在发生问题时迅速定位问题源头并采取措施。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最后,“应急处理机制”强调当发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召回产品、通知相关部门以及向消费者公开相关信息等步骤。这样做可以有效控制风险扩散,保护公众健康。
综上所述,《连锁商超生鲜食品追溯操作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规范指导,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旨在保障生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