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岩溶区桩基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岩溶发育地区的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及相关工程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 Karst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337—2021《岩溶区桩基施工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岩溶发育地区的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对规程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总则
总则部分明确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强调了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应遵循的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并要求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此外,还提出了岩溶区桩基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本部分定义了与岩溶区桩基施工相关的专业术语,如“溶洞”、“充填物”等,有助于规范行业内术语使用的一致性,便于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标准内容。
3. 基本规定
这部分规定了岩溶区桩基施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察、设计文件审查以及施工方案编制等内容。特别强调了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才能执行。
4. 施工准备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施工现场布置工作。同时指出,在进入正式施工之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5. 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是岩溶区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因此规程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包括成孔方法的选择(如正循环回转钻进法)、护壁措施的应用(如泥浆护壁)、钢筋笼制作安装等方面的要求。另外还特别提到当遇到溶洞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塌孔现象发生。
6. 挖孔桩施工
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且土质较好的情况下使用。规程指出,在这种条件下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的方式来进行作业。但同时也提醒要注意控制开挖深度,避免超挖导致结构稳定性下降。
7. 成桩质量检验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完成每根桩体后都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桩身完整性测试(如低应变反射波法)、承载力试验等。只有通过这些检验项目后方可认定该桩合格并投入使用。
8.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始终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之中。规程明确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处理溶洞区域时更要加倍小心谨慎,必要时可邀请专业队伍协助处理特殊问题。
以上是对DB37/T 4337—2021《岩溶区桩基施工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与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