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母婴室的安全技术要求、设施设备配置、建设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各类公共场所母婴室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aby and Mother 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79-2021《母婴室安全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保障母婴在公共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母婴室设置要求
根据标准,母婴室应设在人流较少、相对安静且方便进出的位置。室内需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例如,地面材料应防滑,避免因湿滑导致的跌倒事故。
2. 基本配置
母婴室内必须配备婴儿护理台、哺乳椅、洗手池等基础设备。其中,护理台的高度设计需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以减轻母亲在操作过程中的身体负担。同时,洗手池应设有冷热水供应装置,并确保水温适宜,防止烫伤或冻伤。
3. 紧急情况应对措施
标准强调了母婴室内的应急处理能力。如配备急救箱,内含常用药品及医疗器械;安装紧急呼叫按钮,以便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获得帮助。此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接受急救技能培训,提高现场处置效率。
4. 环境卫生管理
对于母婴室的清洁卫生有着严格规定,要求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洁消毒。所有接触面(如护理台、座椅表面)均需使用无毒环保清洁剂擦拭,并保持干燥状态。定期更换空气过滤网,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5. 标识指引系统
明确指出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清晰醒目的指示牌,引导公众找到最近的母婴室位置。标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母婴室”字样、开放时间以及服务范围等信息。同时,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无障碍通道旁也应附带相应的辅助说明。
6. 隐私保护机制
为尊重每位使用者的个人隐私权,标准特别提出采取物理隔断或其他有效手段来划分各个功能区域。比如利用屏风或者窗帘形成独立空间,让使用者能够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中完成各项活动。
通过上述条文可以看出,《母婴室安全技术规范》不仅关注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全方位的服务体验。只有当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妥善安排时,才能真正实现对母子群体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