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形绿茶机械化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与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针形绿茶的机械化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cessing of Needle-shaped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360-2021针形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针形绿茶机械化加工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鲜叶采摘:标准要求鲜叶应适时、分批采收,以保证茶叶品质。采摘时需注意芽叶完整度,尽量避免损伤叶片。
关于摊放:鲜叶在加工前需要适当摊放,以散发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摊放环境需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为85%-90%,摊放厚度不超过10cm,时间一般为4-6小时。
关于杀青:杀青是制茶的关键工序之一。标准指出杀青机的投叶量应根据设备型号确定,杀青时间约为1.5-2分钟,杀青程度以叶色转暗绿、青草气消失为准。同时强调杀青过程要连续均匀,防止焦边或红梗现象发生。
关于揉捻:揉捻的目的在于塑造茶叶外形并初步破碎细胞壁。标准建议采用中档压力进行揉捻,时间为30-40分钟,中途需解块散热一次。对于不同等级的鲜叶,揉捻时间和压力需要适当调整。
关于干燥:干燥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温度控制在100-120℃,时间为10-15分钟;足干温度降低至70-80℃,直至含水量达到6%以下。整个干燥过程中要保持恒温恒湿,避免忽高忽低导致品质下降。
以上条文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制作全过程都做了严格规范,有助于提高针形绿茶的整体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