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滇池蓝藻处理站藻泥中含氮、磷的计量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滇池区域蓝藻处理站藻泥中氮、磷含量的测定。
Title:Measurement Method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Algal Sludge at Dianchi Lake Algae Treatment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滇池蓝藻处理站藻泥中含氮、磷的计量方法是DB5301/T 61-2021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标准为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蓝藻水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相关条文的重要解读。
首先,在样品采集部分,标准规定了藻泥样品应在蓝藻处理站运行期间定期采集,并且需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具体要求包括:采样点应覆盖整个处理区域,采样深度一般在水面下0.5米左右,且每个样品量不得少于500克。这些措施能够保证后续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样品前处理环节,强调了样品需尽快送至实验室并在4℃条件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如果不能及时分析,则应将样品冷冻保存直至检测开始。此外,还需对藻泥进行均质化处理,以消除因取样不均匀导致的数据偏差。
关于含氮量测定,标准推荐使用凯氏定氮法或杜马斯燃烧法。其中,凯氏定氮法适用于常规监测,而杜马斯燃烧法则适合高精度需求。对于含磷量测定,建议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这两种方法已被广泛验证,能够提供可靠的结果。
另外,标准还特别指出,在计算藻泥中氮磷含量时,应当考虑水分含量的影响。即实际含氮、磷浓度等于测量值除以藻泥干重比例。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未经干燥处理的藻泥可能含有较高水分,直接影响最终结果。
最后,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与可比性,标准要求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每一步骤。同时,仪器设备也需定期校准,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301/T 61-2021不仅涵盖了从样品采集到数据分析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可能性,为滇池蓝藻处理站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