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建设要求、运营管理、服务内容与质量以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建设和运营。
Title: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Auxiliary Employment Institution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37-2021《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与运营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提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机构选址与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选址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无障碍设施的完善程度。例如,第4.1条强调了机构所在地应远离污染源和危险区域,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此外,第4.2条提到场地面积不应小于200平方米,并需配备必要的康复训练区、技能培训区及生活服务区。这些规定旨在为残疾人士提供一个舒适且功能齐全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人员配置与培训
在人员配备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第5.1条的规定,每个机构至少需要配备一名专职管理人员以及两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职业指导师和社会工作者。同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第5.2条还特别提到,对于直接接触残疾人的员工,还需定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与质量控制
关于服务内容,标准详细列出了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第6.1条规定,机构应提供基础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士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第6.2条则鼓励开展个性化的职业康复计划,根据个人特点制定适合的发展路径。此外,在服务质量管理上,第7.1条要求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通过定期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意见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是任何机构运营的基础,因此本标准也对安全保障做出了明确规定。按照第8.1条的要求,所有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由专业人士定期检查维护;第8.2条进一步指出,在紧急情况下应当有应急预案,并组织全体成员进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综上所述,《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与运营规范》不仅从硬件条件上设定了高标准,同时也注重软件层面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力求为残疾人群体创造一个公平友好的就业环境。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社会包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