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缢蛏与南美白对虾池塘生态混养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缢蛏与南美白对虾池塘生态混养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nd Ecological Polyculture of Clam (Venerupis philippinarum) and Whiteleg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38-2021 缢蛏与南美白对虾池塘生态混养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缢蛏与南美白对虾在池塘中的生态混养实践。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池塘准备
条文:4.1 选址要求
- 解读: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的区域作为养殖场地至关重要。良好的水源条件能够确保缢蛏和南美白对虾的健康生长。此外,应避免选择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方。
苗种放养
条文:5.1 苗种质量
- 解读:苗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功与否。标准规定苗种必须来源于正规养殖场,并经过检疫合格。对于缢蛏而言,应选择壳体完整、活力强的个体;而对于南美白对虾,则需挑选规格整齐、无病害的幼虾。
养殖管理
条文:6.1 放养密度
- 解读: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保证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建议根据池塘面积合理确定缢蛏和南美白对虾的放养数量,以避免过度密集导致的竞争压力或资源匮乏。
投喂与水质调控
条文:7.1 投喂管理
- 解读:投喂时应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及营养成分搭配,既要满足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求,又要考虑到缢蛏的滤食习性。同时,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等,必要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
疾病防控
条文:8.1 防疫措施
- 解读:预防为主是疾病防控的核心策略。应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消毒、隔离疑似患病个体以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以减少病原传播的风险。
通过以上对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12T 1038-2021》为实现缢蛏与南美白对虾池塘生态混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