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骨灰节地生态安葬的基本原则、安葬方式、场地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开展的骨灰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及其相关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shes Eco-friendly and Space-saving Bu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Z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3026—2020《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是由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旨在通过科学、环保的方式处理骨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节地生态安葬:指在安葬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土地占用,并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处理骨灰。这一定义明确了标准的核心理念,即既要尊重逝者又要保护环境。
安葬设施要求
- 设施设计:规定了安葬设施的设计应考虑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确保设施布局合理,不影响周边生态系统。
- 材料选择:提倡使用可降解或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安葬方式
- 树葬:将骨灰埋于树下,促进树木生长,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 花坛葬:骨灰容器为可降解材质,埋入花坛内,既节约土地又美化环境。
- 海葬:采用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的方法进行,避免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
管理与维护
- 档案管理: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包括逝者的个人信息及安葬位置等,便于后续管理和查询。
- 定期检查:定期对安葬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安全隐患。
公众教育
- 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节地生态安葬的意义,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支持率,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重点条文解读,全面理解和实施还需要结合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DB12/T 3026—2020《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的精神实质及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