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土壤熏蒸消毒与活化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设施蔬菜生产中土壤熏蒸消毒与活化处理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Fumigation Disinfection and Activation in Protected Vegetabl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08—2020《设施蔬菜土壤熏蒸消毒与活化技术规程》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设施蔬菜土壤处理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土壤熏蒸消毒与活化技术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规范,旨在有效防控土传病害、线虫等有害生物,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以下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土壤消毒前的准备工作
标准在第5.1条明确规定了土壤消毒前的准备工作。首先,种植户需要对设施内的蔬菜残体、杂草等有机物进行彻底清理,并集中堆沤处理,避免其成为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源。其次,要检查设施的密闭性,确保熏蒸过程中无气体泄漏。此外,还应根据土壤类型、连作年限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熏蒸剂种类。例如,对于重茬严重的地块,推荐使用氯化苦或混合熏蒸剂;而对于仅存在线虫危害的地块,则可选用棉隆。
二、熏蒸剂的施用方法
标准第6.2条详细描述了熏蒸剂的施用方法。施用时需按照说明书准确称量熏蒸剂量,并均匀撒布于土壤表面。对于粉状或颗粒状熏蒸剂,建议采用机械撒播设备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均匀度;液体熏蒸剂则可通过专用喷洒装置进行雾化喷施。施药后立即旋耕混匀,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确保熏蒸剂能够充分接触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栖息场所。同时,要求覆膜时间不少于7天,且薄膜必须完好无损,接缝处用泥土压实密封,防止熏蒸气体逸散。
三、土壤活化措施
标准第7.1条指出,在完成熏蒸处理后,还需采取相应的土壤活化措施以恢复土壤肥力。具体包括:一是增施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每亩用量不低于3吨,为土壤补充养分并促进有益微生物群落重建;二是合理安排轮作制度,避免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减轻土壤负担;三是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有助于加速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促进土壤结构改良。
四、效果评估与质量控制
标准第8.1条强调了熏蒸消毒效果的评估方法。在熏蒸结束后10-15天,取样检测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线虫密度以及有益微生物活性等指标,判断消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果发现仍有残留病原菌或害虫,则需重复进行熏蒸处理。此外,还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装备、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等,确保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以上是DB12/T 1008—2020标准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朋友们有所帮助。通过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土壤质量和蔬菜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