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殡葬服务机构消毒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消毒管理及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的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消毒工作。
Title:Hygiene and Disinfe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Funeral Servic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98—2020 殡葬服务机构消毒卫生规范》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殡葬服务机构消毒工作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等殡葬服务的机构。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即各类从事遗体处理和相关服务的殡葬服务机构。
二、术语和定义
1.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的过程。这是对消毒概念的基本定义,强调了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病原微生物。
2.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与消毒相比,灭菌的要求更高,需要彻底清除所有类型的微生物。
三、基本要求
1. 殡葬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消毒人员,并定期接受培训。这要求机构管理层重视消毒工作,确保有专门人员负责,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 每日应对遗体接触区域、设备及工具进行全面清洁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时浓度应达到500mg/L。此条明确了日常消毒的具体部位和最低有效浓度要求。
3. 在遗体火化前,应对遗体停放设施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温度不低于134℃,时间不少于3分钟。高温蒸汽灭菌能够有效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各种微生物,是较为可靠的灭菌方式。
四、特殊场所消毒
1. 尸体解剖室每次解剖后应对操作台面、器械及地面进行无菌清洗和紫外线照射消毒。解剖室属于高风险区域,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消毒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遗体化妆间应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两次使用高效过滤器净化空气,并对化妆台、座椅等频繁接触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化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因此需要加强通风和局部消毒。
五、应急处置
当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增加消毒频次,必要时请专业防疫部门指导实施全面消毒。突发事件下的快速反应对于控制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六、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总数测定、致病菌检测以及表面残留物分析,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持续的质量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
以上内容仅涵盖了部分核心条款,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同时关注最新发布的补充说明和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