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Title:Safety Risk Management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Specification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366-2021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风险辨识与评估
- 标准要求企业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这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如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技术手段来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分级管理
- 对于辨识出的风险,应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通常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定期更新风险数据库以反映最新的情况变化。
3. 隐患排查治理
- 隐患排查应当覆盖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企业需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发现隐患后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于重大隐患还需上报相关部门并暂停相关作业直至隐患消除。
4. 应急准备与响应
-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装备,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5. 持续改进机制
- 建立健全内部审核制度,定期检查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流程。此外还应该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进步,适时调整自身策略保持竞争力。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览,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