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系统架构、数据采集要求、数据监测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Title: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Swapping Facilities - Public Data Collection and Monitor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K7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265-2020《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为规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数据采集和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充电站、换电站等。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有助于确保所有相关设施遵循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便于后续的数据整合与分析。
二、术语和定义
1. 充换电设施:指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设备及配套设施,包括充电机、充电桩、电池更换设备等。
2. 数据采集:指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方式获取充换电设施运行状态及相关环境参数的过程。
3. 数据监测: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数据采集内容
1. 基本数据
- 设施基本信息:如名称、地址、建设单位等。
- 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家、安装日期等。
2. 运行数据
- 充电/换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电气参数。
- 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3. 故障数据
- 记录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类型及原因。
4. 用户使用数据
- 用户充电或换电的具体时间、时长、电量等信息。
四、数据传输要求
1. 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2. 数据传输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调整。
3. 数据传输协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五、数据存储与管理
1. 数据存储期限不少于两年,以便于后续查询和审计。
2. 数据存储应具备容灾备份功能,防止数据丢失。
3. 数据管理应建立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敏感数据。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1/T 1265-2020标准从多个层面规范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工作,旨在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