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地造林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监测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沙地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Desertified Land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108T19—2021《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沙地造林的监测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监测范围与内容:该标准明确指出,监测范围应覆盖所有已完成造林的沙地区域,并且监测内容包括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林分质量等。这要求监测人员需全面了解造林区的基本情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监测方法:标准中规定了多种监测方法,如样地调查法、遥感监测法和地面核查法。其中,样地调查法要求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记录植被变化;遥感监测法则利用卫星图像分析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地面核查法则需要实地检查,验证其他两种方法的结果。这些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3. 数据采集与处理:标准强调数据采集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同时,对于采集的数据,需采用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包括数据清洗、校验和存储,以保证后续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报告编制:监测结束后,需编制详细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含监测目的、方法、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结论部分应当客观公正,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5. 监督管理:为了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标准还提出了监督管理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对监测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对监测成果进行审核验收,以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以上是《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