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梵净山区域内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梵净山区域内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cient Tea Trees in Fanjing Mount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 131—2021 梵净山古茶树保护管理技术规范》是由贵州省发布的关于梵净山地区古茶树保护与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古茶树定义:标准明确指出,古茶树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生长超过百年以上的茶树。这一定义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对象范围。
2. 保护原则:强调“原生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这意味着在保护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古茶树及其生态环境的原始状态,同时合理规划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造成破坏。
3. 资源调查与建档:要求定期开展古茶树资源的全面调查,并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这包括记录古茶树的位置、年龄、生长状况等信息,以便于长期监测和管理。
4.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具体措施如引入天敌昆虫或使用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杀虫剂。
5. 土壤管理: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注意防止水土流失,维护良好的地表覆盖。
6. 采摘管理:规定了合理的采摘时间和频率,确保不影响古茶树正常生长发育。此外还强调了采摘后的护理工作,比如修剪枝条以促进新芽萌发。
7. 宣传与教育:鼓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公众关于古茶树价值的认识,增强社会大众参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8. 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了由林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日常巡查、监督执法等工作流程,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旨在指导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梵净山地区古茶树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