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养鸡场防疫的基本要求、防疫制度、消毒措施、免疫接种、疫病监测与控制、无害化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规模化养鸡场的防疫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Large-scale Chicken Farms - Part 1: Epidemic Preven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90.1—2021规模化养鸡场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防疫》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养鸡场防疫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选址与布局方面,标准规定养鸡场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垃圾处理场所至少500米以上,并且要确保场区地势较高且干燥,以利于排水和防止积水。此外,鸡舍之间要有足够的间距,以便于通风换气和防止疾病传播。
对于鸡群的健康监测,标准要求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重测量、羽毛状况观察以及行为表现评估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隔离并进一步诊断治疗。同时还强调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免疫程序,例如雏鸡出生后7-10天内需完成第一次新城疫疫苗注射;育成期则需要加强马立克氏病等疾病的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管理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它指出鸡舍内外应当保持清洁整齐,及时清理粪便和其他废弃物,并且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具体而言,在进雏前应对整个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生产过程中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和消毒;每次转群前后也必须执行严格的卫生处理流程。
另外,关于人员进出管理也有明确要求。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更衣室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并通过脚踏池消毒才能进入。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闯入生产区域,而且所有进出物品都需要经过严格检查和必要时的表面消毒。
这些详细的条文为规模化养鸡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防疫指导原则,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保障动物福利及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