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入仓管理的基本要求、入仓流程、信息管理及资产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物仓入仓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Warehousing of Administrative and Institutional Units - DB3713T 204-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A05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入仓管理规范》(DB3713T 204-2020)是由山东省临沂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旨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的入仓管理工作。这项标准对于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第5条 入仓资产范围
该条款明确了哪些类型的资产可以进入公物仓。主要包括闲置资产、低效运转资产以及达到报废标准但仍有利用价值的资产。例如,一些单位可能因为机构调整或业务转型而不再需要的部分办公设备、家具等。通过明确这些资产类别,有助于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资产才能被纳入公物仓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第6条 资产评估与登记
在资产正式入库前,必须对其进行专业的资产评估,并完成详细的资产登记工作。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准确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和市场价值,还为后续的调配使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建立完整的资产档案也有助于跟踪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变化情况,便于日后管理和审计。
第8条 入仓流程
标准详细规定了资产入仓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提交申请、审核批准、实物交接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要求,确保整个过程高效有序地开展。比如,在提交申请时,申请人需填写统一格式的表格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经过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执行下一步骤。这样的规范化流程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保证公平公正。
第10条 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公物仓管理已成为趋势。本标准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涵盖资产信息采集、存储、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所有入仓资产动态实时监控,还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还应定期更新系统数据,保持信息准确性与时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入仓管理规范》(DB3713T 204-2020)通过对资产入仓条件、评估登记、流程控制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公物仓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这对于推动我国公共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深远影响。各相关单位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此标准的精神实质,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落实,共同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