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内泊位管理员的服务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及考核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城市道路路内泊位管理员的服务管理。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On-street Parking Attendants on Urban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758-2020 城市道路路内泊位管理员服务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城市道路停车管理服务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泊位管理员的服务行为,提升城市停车管理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泊位管理员”这一核心概念,即负责城市道路路内泊位车辆停放秩序管理的人员。这部分内容强调了泊位管理员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为后续具体要求奠定了基础。
基本要求
1. 职业道德:泊位管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尊重车主权益。这意味着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员不仅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还应当以诚待人,避免与车主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2. 身体条件:规定了泊位管理员需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疾病或生理缺陷。这确保了管理员能够胜任长时间站立、巡视等体力劳动。
3. 培训考核:要求泊位管理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培训内容涵盖交通法规、停车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服务流程
1. 引导停车:泊位管理员应主动引导车辆按序停放,确保停车整齐有序。当遇到车主对停车位置有疑问时,应耐心解答并协助调整车位。
2. 收费管理:对于需要收费的泊位,管理员需准确记录停车时间,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费用。同时,应向车主提供正规票据,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3. 处理纠纷:面对停车纠纷,如占用他人车位等情况,管理员应及时介入调解,必要时可联系交警或其他相关部门解决。
特殊情况处置
1. 恶劣天气应对:在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管理员需加强巡查力度,提醒车主注意车辆安全,并协助挪车。
2. 突发事件处理:如发现被盗车辆或车内物品丢失等问题,管理员应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不被破坏。
监督评价机制
标准还提出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收集社会各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此外,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比如安装监控摄像头、使用智能终端设备等,实现全过程监管。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34/T 3758-2020》不仅从技术层面规范了泊位管理员的行为准则,而且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力求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停车环境。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遵循这些规定,共同促进城市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