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池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追溯体系构建、信息记录与管理、信息传递与查询、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本文件适用于池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Traceability of Pond Aquaculture Water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98-2020《池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规范》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池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采用池塘养殖方式生产的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和追溯体系建设。这意味着所有在安徽省内从事池塘养殖的企业和个人都应遵循此标准,确保其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 术语和定义
- 可追溯性:指能够根据记录的信息追踪水产品从养殖到消费各环节的能力。这一概念强调了信息记录的重要性,要求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档案资料。
- 质量安全:不仅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的风险控制,还涉及法律法规符合性以及消费者健康保护。这表明质量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包括法律合规和社会责任。
3. 管理体系要求
- 组织架构:养殖单位需建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并明确负责人职责。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负责日常监督和指导工作。
- 文件管理:所有与生产相关的文件如投入品使用记录、水质检测报告等均需妥善保存至少两年以上。这些文件是验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处理纠纷时的关键证据。
4. 投入品管理
标准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限制使用的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学物质。同时要求对允许使用的投入品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来源合法且符合国家标准。此外,还需建立完整的投入品采购、领用及库存台账,做到账实相符。
5. 养殖过程控制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等),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对于病害防治,提倡采用生态友好型方法优先于药物治疗,确需用药时也必须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执行,并做好用药记录。
6. 产品收获与包装
在收获前应对水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剔除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并标明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每个批次的产品都应附带唯一的标识码,便于后续追溯查询。
7. 信息记录与追溯系统建设
养殖单位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覆盖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种苗来源、饲料配方、疾病防控措施、采样检测结果等关键节点的信息。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通过系统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池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技术手段提高水产品质量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