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田废旧地膜回收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棉田废旧地膜的回收及处理工作,以减少农田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overy of Waste Mulch Film in Cotto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835-2019《棉田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管理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棉田废旧地膜回收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以及质量检验等内容,旨在规范废旧地膜的回收处理流程,减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以下为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废旧地膜:指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使用后残留于棉田内的农用地膜。这一定义明确了标准适用范围仅限于棉田内使用的地膜,而非其他农作物或非农业用途的地膜。
2. 回收率:指实际回收的地膜重量与理论应回收的地膜重量之比。此概念对于评估回收工作的成效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后续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二、技术要求
1. 地膜厚度:要求地膜厚度不得低于0.01毫米。较厚的地膜更耐用且易于回收,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其保温保水的作用。
2. 使用年限:规定地膜连续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两年。过长的使用期限会导致地膜老化变脆,增加回收难度,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三、操作规程
1. 收集方式:提倡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集。机械收集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人工收集则能确保细节处不留死角。
2. 存储条件:回收后的地膜需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进一步老化分解。此外还应注意分类存放以利于后期处理。
四、质量检验
1. 外观检查:包括是否有明显破损、杂质含量是否超标等项目。良好的外观状态是保证后续加工利用的基础条件之一。
2. 物理性能测试: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均需达到相关要求。这些物理特性直接关系到再生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棉田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不仅从理论上给出了指导原则,在实践层面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对于促进新疆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废旧地膜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