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钢包引流砂中硅、镁、铁、铝、铬、锆、钾、钠含量的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钢包引流砂材料的质量控制及成分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Magnesium, Iron, Aluminum, Chromium, Zirconium, Potassium, and Sodium in Steel Ladle Nozzle Sand by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HNNMIA 1-2024《钢包引流砂中硅、镁、铁、铝、铬、锆、钾、钠含量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有一处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与旧版相比,新版对样品制备和仪器校准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这一变化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样品制备为例,新版标准强调了压片法制样的关键步骤。首先,确保样品粒度小于75微米,并且均匀混合。其次,在使用液压机压制样品时,压力应控制在20至30兆帕之间,保持时间为30至60秒。这样的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因颗粒大小不均或压力不当导致的测量误差。
此外,对于仪器校准部分,新版标准引入了多元素同时校正曲线的概念。这意味着在建立校准时,不仅要考虑单一元素的标准曲线,还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做法是采用含有已知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来绘制校正曲线,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样品中各元素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的一致性,还增强了最终测试数据的可信度,这对于保障钢包引流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