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地蜂人工放养的术语和定义、放养场地选择、蜂群准备与投放、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茶种植中地蜂的人工放养及其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Release of Ground Bees in Tea Oil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70-2021油茶地蜂人工放养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茶地蜂的人工放养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油茶地蜂”是指在油茶林内进行人工放养以提高授粉效率的蜜蜂种类。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
二、环境条件要求
1. 地理位置:适宜在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以上,无霜期250天以上的地区开展油茶地蜂人工放养。
2. 林地选择:要求油茶林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土壤肥沃,pH值在5.5-6.5之间,且林地周边无污染源。
三、蜂群准备
1. 蜂种选择:推荐使用中华蜜蜂作为主要放养品种,因其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
2. 蜂箱配置:每个蜂箱内需设置至少8个蜂脾,确保蜂群有足够的空间繁衍和发展。
四、放养管理
1. 放养时间:最佳时间为每年3月至5月,此时油茶花盛开,有利于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
2. 管理措施:定期检查蜂箱,保持蜂箱内部清洁;根据蜂群发展情况适时增加或减少蜂脾数量;注意防治蜜蜂疾病,如螨虫等。
五、采收与储存
1. 蜂蜜采收:当蜂蜜成熟时(通常为封盖后),采用分批取蜜的方式进行采收,避免对蜂群造成过大干扰。
2. 储存条件:蜂蜜储存在阴凉干燥处,温度控制在10℃-15℃之间,避免阳光直射。
六、环境保护
强调在放养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得随意丢弃废弃物,确保油茶林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44/T 2270-2021油茶地蜂人工放养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对油茶地蜂的人工放养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有助于提升油茶产量和质量,同时促进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