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向日葵抗列当田间盆栽接种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材料准备、接种方法、鉴定条件、抗性评价及结果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向日葵品种或种质资源对列当抗性的田间盆栽接种鉴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Potted Inoculation Identification of Sunflower Resistance to Broomrap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086—2021《向日葵抗列当田间盆栽接种鉴定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向日葵抗列当能力的田间鉴定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与术语
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向日葵品种(系)抗列当能力的田间盆栽接种鉴定。其中,“抗列当”指植物对列当寄生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或免疫力。标准明确了试验材料应为健康、无病虫害的向日葵种子,并且要求试验土壤需经过筛选和处理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是整个鉴定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标准规定,每个参试品种至少需要种植3个重复,每个重复不少于10株。试验地的选择应当避免前茬作物中有列当寄生现象发生过的地块,同时要确保土壤肥力均匀。此外,还应对试验地进行翻耕整平并施足基肥,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接种方法
在接种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备一定浓度的列当孢子悬浮液。具体操作时,取适量新鲜成熟的列当果实,将其放入研钵中捣碎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然后通过纱布过滤得到纯净的孢子悬浮液。接着,在向日葵幼苗出土后的第7-10天期间进行人工接种,每株幼苗根部周围均匀撒播约100粒列当孢子即可。
观测指标
为了准确评估向日葵品种(系)的抗列当能力,标准提出了多个观测指标。其中包括:
- 发病程度:根据列当植株数量及高度划分等级;
- 产量损失率:计算因列当危害导致的实际减产比例;
- 经济阈值:确定某一水平下是否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不同品种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表现情况。
数据处理与评价
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标准建议采用方差分析法来检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并利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或多重比较法进一步明确优劣顺序。最终,依据综合得分高低排序,将参试品种分为高抗、中抗、感病三个等级。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向日葵抗列当能力鉴定工作的效率与精度,为选育出更加优良的新品种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