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荞麦蜜蜂授粉的术语和定义、蜂群准备、放蜂时间、放蜂密度、授粉管理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荞麦种植过程中利用蜜蜂进行授粉的技术指导。
Title:Buckwheat Bee Pollin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062—2021《荞麦蜜蜂授粉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为荞麦生产中利用蜜蜂授粉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采用蜜蜂授粉的荞麦种植区域。这一规定强调了标准的地域性与针对性,确保技术措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实际。
二、术语和定义
- 蜜蜂授粉:指通过蜜蜂在采集花蜜或花粉过程中完成的植物授粉过程。
- 蜂群健康状况:包括蜂群数量、个体健康状态及抗病能力等指标。
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奠定了基础,确保各方对相关概念有统一理解。
三、蜂源准备
标准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且健康状况良好的蜜蜂作为授粉载体。同时建议提前两周将蜂群放置于田间适应环境,并保持适当的温湿度以利于蜂群稳定发展。此条文旨在保证蜜蜂能够有效开展授粉活动,提高授粉效率。
四、田间管理
在荞麦开花期,每公顷应至少配备一定数量的蜂箱以满足授粉需求。此外还需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危害蜜蜂生存的农药,如需喷洒则须避开蜜蜂活跃时段。此举既保护了蜜蜂群体的安全,也保障了荞麦产量与质量。
五、授粉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荞麦结实率、籽粒饱满度等指标来判断蜜蜂授粉的效果。当发现授粉不足时应及时调整蜂群密度或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手段补充。这一环节体现了标准注重实践反馈的特点,有助于持续优化授粉方案。
六、环境保护
强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合理处置废弃蜂巢材料,防止污染土壤水源等。这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以上内容是基于DB15/T 2062—2021《荞麦蜜蜂授粉技术规程》的重要条文所做的解读。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升荞麦生产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