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内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修复的沥青路面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In-situ Hot Regen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065—202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地方标准。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沥青路面的就地热再生设计与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环境污染。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处理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地域限制,确保了技术应用的一致性和适应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就地热再生”、“加热设备”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就地热再生”是指在原有沥青路面上直接进行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和新料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形成新的路面结构层的过程。这一部分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3. 材料要求:标准强调再生混合料应满足特定的技术指标,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等。同时规定了再生剂的选择标准,要求其能够有效改善旧沥青的性能,提升混合料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这部分内容对于保证再生路面的质量至关重要。
4.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完成详细的调查工作,包括路面状况评估、交通组织规划等。此外,还要求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人员,并且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减少施工风险,保障工程顺利开展。
5. 施工工艺:标准详细描述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如加热、翻松、添加材料、拌合、摊铺及压实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特别是对温度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再生后的路面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平整度。
6. 质量检测:竣工验收时需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再生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压实度、厚度、平整度以及抗滑能力等。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交付使用。这一步骤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环境保护措施:考虑到环保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并妥善处置废弃材料。同时鼓励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DB15/T 2065—202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严谨细致的操作规程,为内蒙古地区的沥青路面养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