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反渗透和纳滤水处理膜修复再利用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反渗透和纳滤水处理膜的修复与再利用过程,为相关企业及机构提供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use of Reverse Osmosis and Nanofiltration Water Treatment Membra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ACEF 146-2024《反渗透和纳滤水处理膜修复再利用技术指南》中,有一项显著的变化是关于膜修复过程中清洗剂选择的标准更为细化。旧版标准对此描述较为笼统,而新版则明确指出,清洗剂的选择应基于污染物类型以及膜材料特性来决定。
以复合聚酰胺膜为例,这种膜常用于海水淡化和苦咸水脱盐项目。这类膜容易受到有机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残骸)以及金属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影响。根据TACEF 146-2024的新要求,在进行膜修复时,首先需要通过实验室分析确定具体污染源。例如,若检测到膜表面存在大量的生物污泥沉积,则应优先考虑使用含酶清洗剂,它能够有效分解蛋白质和其他有机成分。同时,对于铁离子引起的污堵情况,需加入螯合剂如EDTA或柠檬酸,防止铁锈进一步沉淀并损害膜结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清洗过程中的pH值控制也变得更加严格。新版标准建议碱性清洗液的pH范围为10至12之间,酸性清洗液则保持在2至4范围内,并且每次清洗后都必须彻底冲洗干净以避免残留物对后续产水造成影响。
总之,遵循TACEF 146-2024的新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清洗效率,还能延长膜元件使用寿命,从而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