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学影像显示器在医疗环境中的应用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质量控制和维护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及相关的质量管理机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dical Imaging Display - Part 10: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Medical Imaging Displ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283.10-202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 第10部分:医学影像显示器应用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医学影像显示器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显示器性能要求
# 分辨率与像素密度
标准明确规定了显示器的最小分辨率应为2K(2048×1536),并建议使用4K(3840×2160)或更高分辨率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细节。高像素密度有助于医生准确识别细微病变。
# 色彩还原能力
显示器需具备10-bit色彩深度,能够显示超过10亿种颜色,确保医学图像的颜色真实还原。这对于区分不同组织类型至关重要。
环境适应性
# 亮度调节
显示器应支持自动亮度调节功能,在不同的环境光照条件下保持一致的显示效果。最低亮度不应低于200 cd/m²,最高可达500 cd/m²以上,以适应暗室操作需求。
安全性和稳定性
# 数据保护
设备必须配备数据加密传输功能,防止敏感信息泄露。同时要求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软件更新,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使用指南
# 校准频率
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建议每季度对显示器进行一次全面校准。包括亮度、对比度以及色彩平衡等参数调整。
# 操作培训
所有操作人员都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各项功能及日常保养方法。只有经过考核合格者方可独立操作。
通过遵循这些严格的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健康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