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苗木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繁殖、嫁接繁殖、苗期管理、出圃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核桃苗木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lnut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核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DB1301T349-2020是由河北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核桃苗木的繁育过程,确保苗木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苗木品种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的优良品种。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优质品种能够保证苗木的生长性能和产量潜力。选择时需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2. 繁殖方法:标准推荐采用嫁接繁殖为主要方式,并规定了具体的嫁接时间。通常春季为最佳时期,此时气温回升有利于伤口愈合。同时强调了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匹配问题,以提高成活率。
3. 苗圃管理:
- 土壤准备:要求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保持良好的排水系统。
- 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水分供给量,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促进苗木健康成长。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态,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手段控制病虫害发生。
4. 出圃标准:规定了合格苗木的各项指标,包括高度、地径、根系发育情况等。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允许出圃销售或种植。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对每批苗木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相关卫生检疫要求。
5. 档案记录: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内容涵盖从种子采集到最终出圃全过程的信息记录。这样做不仅便于追溯产品质量来源,也有助于积累宝贵的经验数据供后续改进使用。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核桃苗木的整体品质,从而为后续的大规模栽培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