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学实验室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尿液分析自动审核系统的功能、性能、数据安全及验证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中应用人工智能进行尿液分析结果自动审核的技术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automatic review of urine analysis results in medical laborato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医学实验室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在尿液分析结果审核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025年发布的《TCITS 234-2025 医学实验室 尿液分析结果的人工智能自动审核技术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AI在尿液分析审核中的应用提出了系统性要求。本文将聚焦该标准中“AI审核系统的可解释性要求”这一核心内容,探讨其与旧版标准的差异,并深入解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路径。
旧版标准(如TCITS 234-2018)主要关注AI审核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处理流程及准确性验证,但在可解释性方面缺乏明确指引。而2025版标准则首次将“可解释性”列为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强调AI审核结果必须具备清晰的逻辑依据和可追溯性,以保障临床决策的可靠性。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医学界对AI“黑箱”问题的持续关注。在临床环境中,医生不仅需要知道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了解AI是如何得出该结论的。例如,当AI标记某份尿液样本为“疑似蛋白尿”时,若无法提供具体依据,医生可能无法信任该结果,进而影响诊断效率和患者安全。
因此,《TCITS 234-2025》明确规定,AI审核系统应具备以下可解释性能力:一是能够展示关键特征提取过程,如尿液成分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等指标的权重;二是支持用户交互式查询,允许操作人员查看特定样本的审核逻辑链;三是提供可审计的日志记录,确保每一步判断都有据可查。
在实际应用中,实现这些要求需从算法设计、系统架构和数据管理三个层面入手。首先,在算法层面,应采用可解释性强的模型,如基于规则的分类器或可解释性较强的深度学习结构;其次,在系统架构上,需建立可视化界面,使审核过程透明化;最后,在数据管理方面,需构建完整的日志体系,记录每次审核的关键参数和决策路径。
综上所述,《TCITS 234-2025》对AI审核系统可解释性的强调,标志着医学实验室对AI技术应用从“可用”向“可信”的转变。对于实验室管理者和技术开发者而言,理解并落实这一新要求,不仅是合规的需要,更是推动AI真正融入临床实践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