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烤烟职业烟农的培育、鉴定及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地区烤烟生产中职业烟农的培训、考核与管理。
Title:Baoshan Flue-cured Tobacco - Part 34: Cultivation, Appraisal, and Management of Professional Tobacco Farm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50.34-2021《保山烤烟》的第34部分关于职业烟农培育鉴定及管理,对提升烟叶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职业烟农的基本条件中规定,职业烟农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验,并通过相关培训考核。这意味着成为职业烟农不仅需要基本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确保能够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其次,关于职业烟农的培育流程,文件强调了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技能培训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初级认证要求烟农熟悉烟草种植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规范;中级则需要熟练掌握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技能;高级认证则侧重于综合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这种分层递进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烟农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再者,对于职业烟农的鉴定标准,文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年度内完成规定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目标;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积极参与新技术推广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等。这些具体指标为评价职业烟农的工作成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最后,在职业烟农的管理工作方面,文件提倡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个人信用评价机制。通过记录每位职业烟农的成长历程以及表现情况,可以更好地跟踪其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帮助。此外,还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辅助管理,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供需变化趋势,为职业烟农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支持。
综上所述,《保山烤烟》第34部分关于职业烟农培育鉴定及管理的规定,旨在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烟农队伍,推动当地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