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的设计、设置、使用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的设置与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Marks and Identification of Domestic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127-2019《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管理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标志标识的设计、设置和管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标志颜色要求
该部分规定了不同类别垃圾的颜色要求:可回收物为蓝色,有害垃圾为红色,湿垃圾(厨余垃圾)为棕色,干垃圾(其他垃圾)为黑色。这些颜色的选择基于国际通用的垃圾分类颜色体系,并结合了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居民快速识别各类垃圾。
6.2 标志尺寸
对于不同场所的垃圾分类标志尺寸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在居住区,每个垃圾桶上的标志面积不应小于桶体表面积的10%;而在公共场所,标志的最小高度不得低于1米。这样的规定确保了标志在各种环境下的可见性和辨识度,方便公众使用。
8.3 更新频率
要求定期检查并更新垃圾分类标志。具体而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当发现标志损坏、褪色或信息过时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换。这一条款强调了动态维护的重要性,保证了标志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持续有效地服务于垃圾分类工作。
附录A 示例图
提供了多种常见场景下的垃圾分类标志示例图,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医院、商场等。通过直观展示不同环境下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标志,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参考依据,便于各单位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采用合适的方案。
以上内容是对DB31/T 1127-2019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理解和实施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