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黑水虻处理鸭粪的技术要求,包括鸭粪收集、预处理、黑水虻养殖管理、产物处理及利用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黑水虻处理鸭粪的养殖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uck Manure Treatment by Black Soldier Fly (Hermet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361-2020《黑水虻处理鸭粪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为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处理鸭粪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黑水虻幼虫处理鸭粪的过程以及相关概念。规定了黑水虻幼虫处理鸭粪是指通过黑水虻幼虫摄食鸭粪并将其转化为虫体蛋白、油脂及有机肥的技术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黑水虻幼虫的生物转化能力。
在处理前准备环节,规程强调应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黑水虻种虫,并确保种虫来源合法合规。同时要求对鸭粪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调节含水量至50%-60%之间。这些措施旨在为黑水虻幼虫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关于处理过程,规程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先将预处理后的鸭粪铺放在培养基质上,厚度控制在5-10厘米;然后将孵化好的黑水虻幼虫均匀撒布于鸭粪表面,每平方米投放量约为5000-10000只;最后覆盖遮光网并保持环境温度在25℃-35℃之间。此外还规定了每隔2-3天需翻动一次培养料以保证通风透气。
在质量控制方面,规程要求定期检测黑水虻幼虫生长情况及处理后产物的质量。当发现幼虫生长缓慢或死亡率超过10%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处理后的产物,则需检测其营养成分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规程还特别指出,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例如要求设置防逃逸设施防止黑水虻外逃,同时妥善处置剩余残渣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总之,《黑水虻处理鸭粪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规范,确保了该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既解决了鸭粪处理难题又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