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芜湖小笼汤包的制作工艺要求、原料与辅料、制作流程、质量要求及保存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芜湖小笼汤包的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
Title:Wuhu Xiaolong Soup Dumpling Produc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 4-2020《芜湖小笼汤包制作工艺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芜湖小笼汤包的制作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材料选择
- 标准明确规定了制作小笼汤包所需的主要原料如面粉、猪肉、猪皮等的质量要求。例如,面粉应选用高筋小麦粉,以确保包子皮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
2. 面团制作
- 在面团制作过程中,强调了水温控制的重要性。建议使用约30℃左右的温水和面,这样可以保证面团既不过于松散也不过于紧实,便于后续操作。
3. 馅料配比
- 对于馅料的比例也有严格规定,一般为瘦肉占70%,肥肉占30%。同时要求猪肉新鲜无异味,并且经过适当腌制处理,增加风味。
4. 成型与包装
- 成型时要求每个包子重约35克,其中皮重约15克,馅料约20克。并且每只包子必须有18个以上的褶皱,体现传统手工技艺。
5. 蒸制条件
- 蒸制环节是决定成品口感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指出蒸锅内蒸汽温度需达到100℃以上,时间为8至10分钟即可。此外还应注意防止粘底现象发生。
6. 成品检验
- 最后,在产品出厂前还需进行一系列感官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完整性、色泽均匀度以及香气是否纯正等方面。只有符合上述所有指标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芜湖小笼汤包制作工艺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料选取到最终出品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态度。这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小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