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基本要求、组织与职责、临床用血管理、输血适应症及评估、输血申请与审核、血液储存与发放、输血操作及监护、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inical Blood Use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94-202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院长、业务副院长、输血科负责人及临床科室主任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监督执行情况以及定期评估输血效果。
对于患者术前血液储备,要求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量确定是否需要预存自体血。如果选择异体输血,则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输血适应症,并由主治医师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症状表现及处理过程,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此外,还强调了对无偿献血者的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健康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血液采集、检测、储存等环节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血液质量安全。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降低输血相关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