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的布局、设施设置及卫生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餐饮服务单位的场所布局和设施设置。
Title:Layout and Setting Specifications for Catering Service Premises of Catering Service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89-2020《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布局设置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合理规划和设置其经营场所,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场所选址要求
标准指出,餐饮服务场所应选择在空气流通、排水通畅且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具体来说,距离暴露垃圾场(站)、厕所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污染物的地方至少30米以上。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外部环境对食品造成污染,保障食品原料及成品的安全性。选址时还需考虑交通便利性以及便于顾客进出等因素。
功能分区布局
# 原料处理区
原料处理区应当独立设置,并与其他操作区保持适当距离。该区域内需配备足够的清洗设施用于蔬菜、肉类等食材的初步处理。同时,应设立专门的存放架或容器以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原材料,避免交叉污染。
# 烹饪加工区
烹饪加工区是整个厨房的核心部分,要求通风良好并安装有效的排烟设备。灶台周围应铺设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操作台面,便于清洁维护。此外,所有使用的厨具和餐具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
# 餐厅服务区
餐厅服务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客流量和服务效率。餐桌椅摆放要合理紧凑但不拥挤,确保每位顾客都能舒适用餐。对于自助餐形式的服务方式,则需要增加取餐通道宽度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引导人流方向。
卫生管理措施
为保证餐饮服务场所内的环境卫生条件达标,标准还提出了多项具体的卫生管理措施。例如:
- 定期检查供水系统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 在入口处设置洗手池并提供肥皂等清洁用品供员工使用;
- 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案,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 对于冷冻冷藏设施定期除霜清理内部积存物。
通过遵循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不仅可以提高餐饮服务质量水平,更能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希望各餐饮服务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此规范执行,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