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的基本要求、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园林绿化工程中种植土壤的选择、改良和质量评价。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andscaping and Greening Planting S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864-2020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0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园林绿化工程中种植土壤的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规范,为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土壤物理性质
标准规定种植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含水量。土壤容重应小于1.35g/cm³,孔隙度应大于50%,含水量应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之间。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对于植物根系生长至关重要。例如,土壤容重过大会导致根系生长困难,而孔隙度过低则会影响土壤透气性,可能导致植物根部缺氧。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主要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和盐分含量。pH值宜控制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1.5%,盐分含量不得超过0.3%。pH值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具有更好的保肥保水性能,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盐分含量过高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土壤污染物限量
为了确保土壤环境安全,标准设定了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限量。如铅、镉、铬、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50mg/kg、0.3mg/kg、150mg/kg、0.3mg/kg和20mg/kg。此外,石油烃(C10-C40)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这些限值的设定基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因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健康及周边环境质量。
检测与验收
标准还明确了土壤检测的方法和验收流程。要求在施工前、施工中以及竣工后均需进行土壤取样检测,并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检测结果需符合上述各项指标要求,否则需采取相应措施直至达标。这一过程确保了从准备阶段到最终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种植土壤的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1/T 864-2020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不仅涵盖了土壤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对于保障园林绿化项目的长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