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口河乌天麻的产地环境、种质要求、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金口河乌天麻的生产与管理。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Jinhekou Wu Tianm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金口河乌天麻生产技术规范》(DB5111T 5-2020)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为保护和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金口河乌天麻而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产地环境、种质要求、栽培技术到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金口河乌天麻的品质和地域特色。
首先在产地环境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种植区域应位于金口河区境内,海拔800米至20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棕壤,pH值在5.5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这些条件为金口河乌天麻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形成。
关于种质要求,标准指出金口河乌天麻的种源必须来源于当地野生资源或者经过认证的驯化品种,禁止使用外地引入的种苗。同时强调种麻需具备完整的顶芽和饱满的块茎,单个重量应在10克以上,无病虫害损伤。
在栽培技术上,标准详细描述了整地作畦、播种覆土、田间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例如,要求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作为基肥,并且要深耕细耙;播种时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覆土厚度控制在3至5厘米之间;生长期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定期除草松土,适时追肥补水。
对于采收与加工环节,标准规定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挖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鲜品处理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变色失水;干品制作则采用自然晾晒或低温烘干方式,成品含水量不得超过12%,并按规格分级包装贮存。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金口河乌天麻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地理标志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