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经济普查数据核心元数据的定义、结构、内容及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经济普查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和管理等活动。
Title:Economic Census Data Core Meta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547-2020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经济普查数据的核心元数据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数据元名称:标准中明确了每个数据元的具体名称,如“单位代码”、“行业代码”等。这些名称作为数据标识的基本元素,确保了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一致性和可识别性。
2. 数据元定义:每个数据元都有详细的定义说明。例如,“单位代码”的定义为“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统计调查单位的代码”,这有助于数据采集人员准确理解并正确填写相关信息。
3. 数据类型与长度:标准对各类数据元的数据类型(如字符型、数值型)及其最大允许长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单位名称”的数据类型为字符型,最大长度为200个字符,这样可以保证数据录入时格式统一且不会出现过长或缺失的情况。
4. 允许值范围:对于某些特定的数据元,如“行业代码”,标准给出了其对应的国家标准分类表中的具体编码范围。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符合这一范围内的代码才能被接受,从而提高了数据质量。
5. 注释信息:部分数据元还附带了注释信息以进一步解释其用途或注意事项。例如,在描述“从业人员数”时指出该指标指的是期末人数,并且包括所有形式用工的所有人员,这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指标至关重要。
6. 数据来源与责任主体:标准强调了数据来源的重要性以及明确的责任主体。即谁负责提供该份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问题都需要有清晰的答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DB52/T 1547-2020 经济普查数据核心元数据》不仅涵盖了经济普查所需的基本信息内容,而且从技术层面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为提高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经济普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