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黔中地区金荞麦青贮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获与运输、青贮制作技术及青贮质量评定。本文件适用于黔中地区金荞麦青贮饲料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olden Buckwheat Silage in Qiannan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黔中金荞麦青贮技术规程(DB52/T 1537-2020)是贵州省地方标准,为金荞麦的青贮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1. 原料采集:标准规定金荞麦应在开花后期至成熟期之间收获,此时植株干物质含量适中,营养成分丰富。采集时应选择无病虫害、无霉变的新鲜植株,确保原料质量。
2. 切碎与装填:要求将金荞麦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以便于压实和发酵。装填过程中要逐层压实,减少空气残留,以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3. 青贮环境:青贮窖或袋需密封良好,防止外界氧气进入导致腐败。同时,温度控制在15-35摄氏度范围内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发酵。
4. 发酵时间:标准建议至少发酵40天以上,期间定期检查密封状况及发酵气味变化。经过充分发酵后,金荞麦青贮料应具有酸香味,颜色呈黄绿色。
5. 取用管理:开窖使用时应从上至下分层取用,避免反复开启造成污染。每次取用量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保持青贮料新鲜度。
这些条文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金荞麦青贮料的质量,从而提高其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