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非洲狗尾草种子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rican Foxtail Grass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533-2020非洲狗尾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非洲狗尾草种子的生产流程,提高种子质量。以下从几个关键环节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繁殖材料
标准指出,应选用经过审定的高产优质品种作为繁殖材料。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超过13%。这一规定确保了用于生产的种子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和良好的生理状态,为后续栽培奠定了基础。
二、播种
播种时间宜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至15℃以上时进行。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2公斤之间,采用条播方式,行距设定为30-40厘米。覆土厚度以1-2厘米为宜。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三、田间管理
标准强调要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同时注意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病虫害防治要采取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避免使用高毒农药。这些措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四、收获与加工
当大部分种子呈现黄色或黄褐色且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割晒作业,晾晒至含水量降至10%以下后脱粒。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机械损伤和二次污染,保证种子品质不受影响。
五、检验与包装
种子入库前必须按照GB/T 3543.1-3543.7的规定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包括真实性和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及水分等指标。合格产品方可入库储存,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卫生安全标准,并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内容。这一步骤确保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非洲狗尾草种子的整体生产水平,促进产业发展。